院第三次党代会引起代表热烈反响(第四代表团)
12月3日上午,中国共产党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第三次代表大会开幕。这是在全院上下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十二届市委五次全会精神、完成院“十四五”发展规划、谋划“十五五”规划关键之年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在大会开幕式上,蔡友铭同志代表中国共产党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第二届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服务农业高质量发展 服务市民高品质生活 奋力创建国内一流、都市特色鲜明的现代农业科学院》的报告,引起热烈反响。开幕式后,与会代表纷纷表示,蔡友铭同志的报告立意高远、主题鲜明、内容丰富、重点突出,大家将深入学习贯彻大会精神,勇担使命、开拓进取、埋头实干、久久为功,践行新时代农科精神,永葆初心、牢记使命,迎难而上、勇攀高峰,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全力打造国内一流、都市特色鲜明的现代农业科学院,为上海加快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贡献力量,为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而努力拼搏!
第四代表团的代表来自畜牧所、林果所、生物所三家单位,有院领导、所领导及一线科技人员共23名。按照会议要求,第四代表团完成了所有议程工作,并对“两委”报告进行了认真审议和热烈讨论。大家一致认可“两委”报告,并认为大会报告主题鲜明,内容详实,既有高度又有深度,体现了实事求是,起到振奋人心、鼓舞士气、催人奋进的效果。
代表们对今后五年工作的建议集中在创新发展、服务产业、人才队伍建设和院所管理等四个方面。一是创新发展方面:希望加强对应用基础研究的前期支持,以2-3年内获得国自然或上海自然基金为目标;共性技术研究所与专业所加强融合,打破所与学科界限,发挥整体合力;育种不仅为生产者服务,也要为产业链上的企业和消费者服务,培育新兴学科如农畜产品保鲜加工(缺感官评价团队)和实验动物学科;对新获得的临床批件项目,给予经费支持。二是服务产业方面:建议院相关管理机构牵头,整合院所力量,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有显示度的乡村振兴综合性场景,系统展示我院成果和技术;科技成果赋权改革,如何体现技术入股,要拿出具体操作办法来;行业需求的调研工作要进一步做实。三是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关注85后特别是90年代年轻人的培养,通盘考虑多岗位锻炼;充分利用好院优秀年轻干部库;分类绩效评价要跟上,特别是推广、科辅系列的绩效考核体系需要调整,以便调动员工积极性。四是院所管理方面:优化完善基础科研条件,更新仪器设备设施(如保鲜加工冷库);加强对所级行政管理人员的培训和知识更新,更好服务科技人员;加大对院所相关期刊编辑部的支持,稳定提高主办的各种期刊质量和影响力;果树圃遭遇台风后维修经费没有着落。
此外,对报告文本有一些具体的表述,代表们也提出了几条修改意见:P6,助力上海崇明花博会的成功举办,改成助力中国花博会在上海崇明的成功举办;P13,农业生物制品等重点领域,改成农业生物制造等重点领域;P16,加快院内农产品加工与营养研究中心,改成农畜产品保鲜加工与营养研究中心、上海合成生物学产业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