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赞歌唱响人民之城
——新虹街道党课
上海,一座充满革命精神的英雄之城、一座富含创新能力的文化之城、一座引领风气之先的国际都市,在这样一座城市里,吟唱出了许许多多音乐故事。为了更好地领略红色音乐艺术的魅力,院组织人事处、行政管理处和综合服务中心党员于10月14日下午走进欣虹V空间,也是作为新虹的网红地标的玻璃宫艺术书局。我们沐浴着午后和煦的阳光,在“水晶宫”一般的艺术殿堂里感受别具一格的“音乐与信仰”之旅。此次党课由上海音乐学院韩斌教授以“人民城市 人民赞歌——红色音乐唱响人民之城”为主题,通过讲演结合的方式,带领我们解读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到新时代不同时期的音乐创作,讲述音乐在上海城市文化发展中的作用,让我们从音乐的视角阅读人民之城的历史。
此次党课,首先讲述了“国歌响起的地方”——徐家汇公园一栋不起眼的小楼;讲述1927年11月国立音乐院的诞生预示了“抗敌歌曲的发轫”,一首《长城谣》让我深切体会到曾经那个耄耋之年的周小燕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而站在长城烽火台歌唱时的情境;通过“维瓦尔第《四季》——《春》、《秋》”选段的小提琴演奏,把我们带进了“西乐东渐的摇篮”时期;新中国成立后,进入了“交响乐管弦乐”时期,《梁祝》、《红旗颂》家喻户晓;我国的民族乐器随着时代步伐大放异彩——琵琶独奏《十面埋伏》的精彩演绎,通过音乐让我们仿佛置身于古代战场的激烈场面,而《琵琶语》让我们感受到了一种凄清婉转、流连忘返之情转入缠绵悱恻、欲说还休的境界,加之琵琶独有的“泣泣私语诉衷肠”的特点,让人沉醉其中欲罢不能;《紫藤花》——《伤逝》选段阐名了歌剧舞曲的繁荣发展;男高音独唱《怀念曲》和女高音独唱《玫瑰之愿》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了声乐歌剧的魅力。
党课是短暂的,而红歌旋律久久在我们心中荡漾,伴随着《我和我的祖国》的悠扬歌声,音乐党课进入的尾声。红色之歌将继续环绕在这座红色之城,继续承载一代代人的回忆,用音符描绘出祖国的历史篇章,激情岁月下是我们“学四史、守初心、担使命”的坚定信念,我们将勇于向一切艰难困苦挑战,为祖国的繁荣发展砥砺奋进。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