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克时艰】党员夫妻档 同心齐抗疫
-“明天你几点去医院集合?”
-“凌晨四点半。你呢?明天什么岗位?”
-“核酸采样,早晨六点半到居委集合。”
-“记得脱防护服的时候先全身喷酒精,然后脱面屏、脱小蓝、手快消、脱鞋套、手快消、再脱大白…步骤不要错!”
这是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所遗传学科党支部书记吴莹莹和她的家属之间时常出现的对话。作为2020年初第一批下沉金海街道社区疫情防控值守的党员,在近期上海疫情突发严峻之后,吴莹莹随即接到了奉贤区金海街道社区志愿服务中心的通知,要求志愿者们积极投身基层抗疫。街道团委安排的首次任务,就是协助医务人员进行核酸采样。她的家属正是一名日夜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医生,他深知核酸采样的岗位属于志愿服务中风险等级最高的工作,一般由具备医护工作经验的志愿者担任,要求有极强的自我保护意识和专业的穿脱防护服技巧。同为党员的他在担心的同时却果断地支持吴莹莹:“关键时刻咱们党员就是要先上!来,我教你怎么做!” 咽拭子按混样数量分组、拆包装、贴标签、手消毒……无限循环。吴莹莹从多角度优化了配合采集流程,和同组人员采集了三个小组样品总数的一半,圆满完成了第一次核酸采样志愿服务。
(图)吴莹莹第一次参加核酸采样志愿服务
随着防疫工作安排的调整,金海街道将团委召集的志愿者划归各个社区管理。吴莹莹又一次次变成“大白”“小蓝”,利用周末休息时间,穿梭于所居住社区的楼道间收发抗原检测试剂盒、组织楼栋居民参加核酸检测。由于每次分任务时,吴莹莹都表示一切服从组织安排,核酸检测期间坚守现场的社区居委书记也乐意拨通她的电话:“小吴,有个扫楼志愿者马上到居委,你过去拿套防护服给他。”“小吴,你负责的楼栋全部人员都做完核酸了吗?过来外场帮忙维持一下排队秩序。”她一边跑、一边忙,一边给街道的团委负责人报告社区检测进度。半天下来,密不透风的防护服里两件单衣已被汗水湿透。
(图)文杏社区疫情防控志愿者合影(前排右六为吴莹莹)
(图)吴莹莹参加上门登记核酸检测人数的志愿工作
社区有医护工作经验的志愿者人数不够了,她主动请缨,亮明身份,贴上“党员志愿者”的醒目标签,再次走上核酸采样岗位。同样为抗击疫情而每天“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医生家属,就算再忙再累,也会在她每次接到志愿任务后,根据岗位工作内容耐心细致地再叮嘱一遍个人防护注意事项,交代她务必“准备好武器再上战场”。夫妻俩的抗疫工作还得到了家中老人的大力支持。吴莹莹的父母都曾担任单位的党支部书记,面对正在“空中课堂”学习的两个孙子,他们毫不犹豫地接管:“孩子我们来带,你们都是党员,关键时刻,必须冲锋陷阵去!”
(图)亮明党员身份,吴莹莹再次投入核酸采集志愿工作
“保护好自己才能更好地服务他人。”这是吴莹莹每次在支部群里动员党员们参加抗疫志愿服务后,都要加上的一句话。经历了多次抗疫志愿服务,尽管她已经对各岗位的工作流程了然于心,但对于自身的防护仍然不敢掉以轻心,每一次的消毒、穿脱流程都要做到滴水不漏。在严格封控管理的当下,遵守疫情防控规定、做好个人卫生、减少人员聚集,是对一线工作者和志愿者最大的支持。直面凶险的新冠病毒,是他们将大多数人保护在身后的安全地带。期待心中热爱的城市复苏如常,是吴莹莹和家属这对党员抗疫夫妻的心愿,也是所有上海人的心愿。相信这一天,很快将来临。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