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克时艰】风雨同舟 “险”中行——抗疫,我们在行动
连日来,上海疫情防控形势日趋严峻。为抗击疫情,上海市农业科学院质标所的党员同志及青年朋友积极投身抗疫志愿活动。他们在坚守本职岗位的同时,积极参与社区防疫工作,为本市疫情防控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
挺身而出“楼组长”
闵行区疫情发生早,严峻形势依然居高不下,有些小区已经经过了20余天的封控管理。为加强基层管理,许多小区实施了“楼组长”管理制度。居于闵行区七宝镇及浦江镇的赵晓燕、张艳梅同志,在楼道没有楼组长的情况下,毅然挺身而出,接过楼组长重担。
赵晓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评估与品质评价研究室主任。在担任楼组长期间,充分发挥多年的组织管理经验,协助居委进行统计、沟通、通知对接等相关工作。同时,协助开展了两次小区内核酸检测活动,组织不同楼栋分批排队做核酸,协调各组时间,避免聚集感染。
张艳梅同志于3月中旬刚结束产假休养,由于生育原因未能接种新冠疫苗,不能投身一线的志愿者工作。但是,她在小区需要楼组长的时候没有退缩,凭借优秀的沟通协调能力被推举为楼组长。一段时间以来,她积极组建楼组微信群,协助居委承担起一些统计通知沟通对接以及物资发放事宜,力所能及为抗疫贡献一份力量。
冲锋陷阵“攻坚手”
赵志勇居住的梅陇镇莲花新村,属于较早一批进行封控管理的小区,他也已投身一线抗疫活动多日。180厘米的身高和沉稳的性格让他成为志愿者主力,他现身于小区内核酸检测秩序维护、人员扫码登记、蔬菜配送分发等各个环节,哪里需要出现在哪里。他是科研先锋,也是抗疫攻坚手。
坚守岗位“农科人”
作为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安全抽检监测服务单位,按照《2022年食品安全国抽细则》要求,科技人员对照已有资质项目,对食用农产品中水果、水产品、鸡蛋类别检测项目查缺补漏,正在开展10个检测标准、20余个检测参数的扩项工作,计划4月份申请相应资质能力。为更好地开展2022年度农委蔬菜标准园任务投标工作,保证接到任务后能顺利开展分析测定工作,科技人员正积极开展相关项目的扩项工作,包括前期采购试剂,实验准备、扩项材料准备等。目前,已召开2次线上扩项工作会议,讨论工作内容,准备好文字工作,有序推进工作进度。疫情防控的反击战已经打响,作为农科人一定会坚守岗位,继续为市民舌尖上的安全保驾护航。
随时待命“学生兵”
赵兰馨,研二在读学生,居住在奉浦院区,在校期间积极参与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在我院发起组建金海街道疫情防控志愿小组后,她第一时间报名响应。在服务期间,她充分发挥志愿服务经验,帮助查看居民健康云登记码,帮助不会使用或没有智能手机的群众解决问题,确保所有人都能扫上登记码,做上核酸检测。
在这些优秀党员在各自阵地发光发热、积极奉献的同时,研究室还有3名95后青年在坚守阵地。李健英、何香伟和彭舒婷居住在奉浦院区宿舍,在科室所有在职员工都被封控在家的两周内,每天坚持到岗,维护仪器设备运行、自行开展试验工作,为各位居家的同事做好文件、数据传输服务。他们戏称自己是“小鬼当家”,为这个“家”提供了坚实的后盾。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