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克时艰】作物所党员积极参加抗击疫情社区“双报到工作——农产品保鲜加工中心党员同心守“沪”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作物所农产品保鲜加工中心支部党员积极响应市级机关工委关于支持一线疫情防控工作的号召,陆续完成“先锋上海”线上社区报到投身社区疫情防控工作,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彰显了特殊责任和特殊担当。
守护,守“沪”!“新生代”志愿者融入社区志愿服务
在金水和璟苑小区,刘晨霞什么都做:上门服务调查统计独居老人生活需求、维护核酸检测现场秩序、做完核酸的人员信息登记、晚上挨家挨户敲门发放生活物资、上下楼送快递……防护服一穿就是五六个小时,问她累不累,微微笑着说,听到邻里的一声声辛苦和道谢,心里暖暖的,累并快乐着。
3月28日,奉贤区全区封控管理,全员核酸检测。凌晨五点,志愿者集结完毕,刘晨霞负责对接小区二十多位 80岁以上的独居老人,进行核酸检测上门登记和生活物资咨询,家里没有囤菜、子女也被封在小区无法前来看望、吃的药也没有了……一一记录后她及时反馈居委,为老人排忧解难。任务刚结束,来不及休息,刘晨霞就投入到核酸检测现场秩序的维护,保持外场等候的队伍秩序、提醒队伍中的个人戴好口罩,保持安全距离……这每个细节看似小,但是做好每个细节,就能改善队伍秩序,降低交叉感染的几率。为了保证蔬菜新鲜到家,她片刻不停地分菜、打包、运送,跟居委、物业一起,忙活了整整3个小时,干劲十足。连续多日做小区快递志愿者,把物资及时送到居民手中。
志愿者日常很多都是跑腿的事儿,不难,但很占时间和精力,虽然身体都很疲惫,但刘晨霞却很开心:“哪里需要我,我就在哪里顶上。这是一名刚刚加入中国共产党的预备党员,也是“新生代”志愿者融入社区志愿服务的真实写照。
“榜样”的力量—用实际行动在战疫中诠释党员本色
归连发,一位老政工、支部的一名老党员,在浦西封控的第一天,便积极投身到抗疫志愿服务中。今年四月份也是他退休的月份,有人曾劝说,退休了,可以好好休息一下,有时间多照顾一下家人,陪伴一下儿孙,把工作交给年轻人吧!作为一名有着37年党龄的老党员,他却总说,关键时刻,作为党员必须挺身而出,发光发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利用自身的工作经验,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孰不知他自己身体也不是很好,血糖高、胃痛病经常光顾,家中还有90多岁病重的老母亲需要照料,可这一切也没有成为他退缩的借口,在爱人的默默地支持下,他义无反顾地投入到志愿者服务工作中。持续坚守核酸检测引导,维持核酸检测现场秩序,帮助老同志登记核酸二维码,关照排队人群带好口罩,保持2米安全线……
4月7日,小区又一次迎来了全员核酸检测的任务,一大早,归连发和往常一样,准时出现在岗位上。随着气温的不断攀升,汗水从隔离衣中流出,全程七个多小时,年轻人估计都无法承受,要问他是怎么坚持下来的?更多的是共产党员的责任和担当!
同心守“沪”,居家办公,抗疫服务两不误
在完成居家办公的同时,王海宏时刻等待社区、居委党支部的召唤。自从加入居委在职党员社区报到微信群后,他才明白为什么居委的办公电话一直忙线打不通。疫情当下,居委会工作人员一直连轴转,时常工作到深夜,第二天一大早又投入战疫工作。随时准备执行疫情防控指挥部的防疫规定和要求,整装待命。
4月1日晚,接到微信群通知,王海宏第一时间报名参加了抗原检测志愿服务,挨家挨户上门发放试剂盒,并指导单独居家的老人做检测,上传结果,回收检测样本。2个多小时,楼梯从一楼上到十八楼,再返回一楼,圆满完成近70户抗原检测。4月3日和4月7日,王海宏完成居委党支部下发的抗原检测任务,尤其是4月7日,在上门检测服务过程中,他发现漏检人员,前两次抗原检测均未做,第一时间上报居委,核查该人员核酸检测信息,幸好虚惊一场。
4月2日、4日,小区先后2次全员核酸检测急需志愿者,王海宏负责检测现场秩序维护与核酸检测人员分组扫码登记工作,考虑到尽量减少居民等候时间,加上预计时间持续较长,他选择了不吃早饭,少喝水,从早上5、6点到中午12点多钟,全程6、7小时,虽然有些疲惫,但他觉得很荣幸,能为抗疫出份力。
在上海打赢疫情防控硬仗的关键时刻,志愿者们坚守一线,与“大白”并肩作战,形成人人从我做起、支持抗疫的强大合力。听党的话,不给政府添麻烦,为抗疫贡献自己的力量。
刘晨霞引导居民排队做核酸
作物所党员刘晨霞同其他志愿者合影留念
归连发坚守核酸检测引导岗位,维护检测现场秩序
王海宏同其他在职党员志愿者合影留念
王海宏上门开展抗原检测志愿服务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