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基层动态>详细内容

【共克时艰】党员在行动—低调逆行 坚定且无畏

来源:质标所 作者:李晓贝 发布时间:2022-04-25 09:42:05 浏览次数: 【字体:

质标所青年党员,赵志勇,居住于梅陇镇莲花新村。由于小区3月12日开始封控管理,党员“双报到”之前他就投入了小区一线抗疫志愿工作。作为小区内为数不多的年轻党员,他全程参与了小区内十余次核酸检测秩序维护、人员扫码登记、蔬菜配送分发等各个环节。直至4月11日,院里发布为保障科研工作不停滞、科研人员可申请入院的通知,他考虑到小区志愿服务工作已步入常态化,又忧心新上海科技启明星和即将结题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执行,决定带着行李申请入院工作。

e9bf5bb3eb5841c584223a3ef3a45700.Jpegdb2a4c6305e14a1bbbaee84b55472063.Jpeg

9eb9958e78674f56b855e9d75464ad6c.Jpeg

4月15日,当看到大家主动关心询问他时,我理所当然的以为他已入住奉浦院区。他为人低调,平时很少参与大家在群里又没抢到菜之类的调侃,只在收到@的时候才会回复,偶尔会冒出来解答一些政策问题,因为长期参与志愿服务工作,了解的外界信息比较多。党总支关心询问时,我才知道他其实加入了闵行的“火眼”实验室,协助开展核酸检测工作。上海“火眼”实验室(气膜版),是上海最近建成的两座两座闭气式双层软膜结构的实验室(气膜版)之一,位于闵行旗忠网球中心,可实现最高15万单管的总日检测通量,若采用“10合1”混采技术,每日最高则可完成150万人份核酸样本检测。

a754e821dd96450bab09f7eee86adb65.Jpeg

4月18日,质标所党总支提出“弘扬抗疫精神,挖掘先进典型”。我第一时间向收集资料时,被他拒绝了。他认为自己只是做了应该做的工作,没什么值得报道的。正如日常工作中的他,话不多,但工作相当出色。在我的不懈努力下,19日凌晨,我收到了他简短的几段语音。原来,3月份上海市征集核酸检测志愿者的时候,因为他科研工作中有PCR检测经验,就提交了报名信息。上海“火眼”实验室4月11日正式投入运行以后,闵行区科委直接与他电话联系,希望他能参与志愿服务工作。“到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地方”,他选择了换一个战场,继续奋斗在这场“战疫”中,于4月14日进入“火眼”实验室开展工作。他语气平淡的说自己暂时负责物料管理工作,实验室的舱内核酸检测工作主要由援沪医疗队执行。检测人员进入气膜舱以后5-6小时内不能出舱,所需物资由物料管理人员随时传递。后期待疫情稳定、援沪医疗队离沪以后,工作岗位听候组织安排。

他始终觉得自己只是一个普通人,只是做了一个普通党员应该做的事情,正如他给自己的标签“诚朴勤仁”,他的母校南京农业大学的校训。没错,他是一个普通人,一位优秀的科研工作者,一名先锋带头作用的共产党员,一位平民英雄。

8af0b5c54d324d8490bf407bc8df6066.Jpeg

5333dd9bce5641e8b34c770fdf153d26.Jpeg

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国冰雪健儿的回信中说“希望你们心系祖国,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在奋斗中创造精彩人生,为祖国和人民贡献青春和力量”。这不只是对奥运健将的寄语,也是对所有中国有志青年的殷切期望。我们坚信只要所有人都付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一定能早日扫清疫情的阴霾,静待花开!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