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基层动态>详细内容

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何祖华为我院作学术报告

来源:作物所 作者:牛付安 发布时间:2022-04-26 12:24:10 浏览次数: 【字体:

4月22日,应我院作物所水稻中心邀请,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何祖华,通过腾讯会议网络平台为我院职工开展了题为“水稻广谱抗病基因挖掘与育种应用”的学术报告。会议由作物所所长、水稻中心首席专家曹黎明主持,近60名我院科技人员和研究生参与了学术交流。

 报告会上,何祖华研究员首先介绍了团队在稻瘟病广谱抗病基因克隆与育种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稻瘟病(真菌病害,Magnaporthe oryzae)对水稻生产威胁极大,被称为“水稻癌症”,挖掘和培育新的广谱持久抗病品种是控制稻瘟病最为经济、安全和有效的方法。该团队在农家品种中挖掘到一个广谱稻瘟病抗性基因Pigm,并深入揭示了PigmR通过影响下游基因PICI1、OSAS1等调控水稻广谱抗稻瘟病的机制。目前,利用Pigm抗病基因育成的广谱抗病水稻新品种已累计推广2000万亩以上。此外,何祖华研究员还介绍了团队在白叶枯病广谱抗病分子设计育种方面的工作,白叶枯病也是危害水稻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近年来有逐年加重的趋势。该团队从野生稻中克隆了一个广谱白叶枯病抗性基因Xa46,利用Xa46通过不同方法与早期克隆的基础抗病基因Xa21整合后发现可以重构广谱抗性,为白叶枯病广谱抗病分子设计育种提供了新的思路。

与会人员围绕广谱稻瘟病、白叶枯病在粳稻育种上的应用进行了热烈讨论和交流。该学术报告的开展对我院科研人员深入理解稻瘟病和白叶枯病抗病机制、提升粳稻抗病育种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有利于我院营造更加浓烈的科研氛围。

8dd3d8e807fb4796a7e210ad237f3fcf.Png

4c45865f5ab34edeb834c601b0cb1af9.Jpeg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