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所科技人员参加“长江中下游稻田甲烷监测网”建设交流会
2022年8月7-9日,我院生态所低碳团队周胜研究员和孙会峰副研究员应邀参加了在江西省南昌市召开的“长江中下游稻田甲烷监测网工作推进会暨江西水稻产业‘碳中和’技术研究与示范现场观摩会”。此次会议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主办,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资源环境研究所承办。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市农业科学院、江西省农业科学院等12个科研院所50余人以线上和线下方式参加了此次会议。本次会议旨在推进长江中下游稻田甲烷监测网建设工作,促进跨区域学术交流与研发合作,加强中央级和省级科研院所成果转化与技术转移,全面提升长江中下游稻田“碳中和”领域研究水平。
交流会上,孙会峰就奉贤观测实验站的稻田甲烷监测任务及减排技术研究进行了工作进展报告。周胜就“长江中下游稻田甲烷监测网的定位、运行和农业双碳标准化”主题做了发言,他指出在国际国内对于甲烷减排关注度日益提高的当下开展稻田甲烷监测网的建设非常及时,稻田甲烷监测网要立足监测数据质量第一的根基,提高监测方法标准化,注重培养监测及减排科技人才,强化长江中下游区域监测结果协同解析能力,定量不同区域甲烷排放系数及减排潜力,谋划稻田甲烷减排重大成果产出,为我国农业领域的双碳战略提供数据支撑。会议期间,参会人员参观了江西省农科院的高安试验基地,考察了基地的总体规划、长期定位试验及温室气体监测等情况。
稻田是我国农业领域重要的甲烷排放源。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水稻种植面积和稻谷产量均占全国的45%以上,作为我国水稻的第一大主产区,其水稻的生产情况是我国水稻生产的“晴雨表”。在国际甲烷排放治理和国家双碳战略背景下,亟需对我国稻田甲烷排放底数进行精准摸排,减少清单不确定性,制定针对性减排措施。本网络的组建对我国农业温室气体监测网络建设与监测、报告与核查(MRV)体系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