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基层动态>详细内容

浙西南节水抗旱稻论坛在丽水召开

来源:基因中心 作者:张婧琪 发布时间:2023-02-27 08:50:39 浏览次数: 【字体:

2月22日,浙西南节水抗旱稻论坛在丽水召开,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与丽水市农林科学研究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合力在浙江山地开展广泛的节水抗旱稻选育、示范、技术推广工作,让节水抗旱稻为浙西南农业发展助力。

基因中心首席科学家罗利军作“节水抗旱稻及其发展目标”的主题报告,对节水抗旱稻的主要培育过程、品种优势特点、示范推广情况、未来发展目标等进行详细介绍。节水抗旱稻具有节水、抗旱、高产、优质、减碳的优势也特性,可在山坡地种植,这与浙西南的粮食种植需要相契合,节水抗旱稻在浙西南必将大有作为。

基因中心党支部书记、主任龚丽英表示,种植和推广节水抗旱稻是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需要,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把解决粮食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浙西南的土地结构是“九山半水半分田”,基本农田上山后不得不面临土壤贫瘠、保水性差、水源条件不好等诸多难题。当前“旱优3015”“旱优73”正在丽水种植,亩产达到500公斤,为浙西南粮食生产开辟新思路。龚丽英表示,种植和推广节水抗旱稻也是落实国家“双碳”战略的需要,节水抗旱稻将助力丽水建设绿色农业、可持续农业。最后,她坚信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在科技人员的团结协作下,节水抗旱稻将更快实现转化落地,在丽水的土地上开花结果。

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与丽水市农林科学研究院签订“山地节水抗旱稻研究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充分发挥在种质资源、亲本材料及市场推广等方面的优势,合作研发、推广节水抗旱稻新品种,提升节水抗旱稻的市场影响力;在浙江山地进行广泛的节水抗旱稻新品种选育、品种示范,推广建立符合当地需求的栽培技术,促进节水抗旱稻的生产应用,共同提升节水抗旱稻创新发展水平和社会影响力。

丽水市科技局授旗“浙西南节水抗旱稻科技创新团队”。该团队由丽水市农林科学研究院、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浙江众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发起,将使浙西南节水抗旱稻的品种选育、示范推广和落地应用工作迈上新台阶。

会上,丽水市农林科学研究院林远书记致辞。丽水市政协副主席丁岳清讲话。丽水市政协委员、市农业农村局粮油首席专家刘波,丽水市农林科学研究院、莲都区政协委员、高级农艺师何伟民分别作主题报告。“兴业富农”政协委员工作室领办人何卫中发言。

d17a90611a604008bf878ee6340cd7d4.Jpeg

27d6e570bc894aff93c73b7d334b18e6.Jpeg

008932c685b44b18a95b6f909e602957.Jpeg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