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所党总支、院组织人事处党支部结对组织观看电影党课
4月18日食用菌所党总支、院组织人事处党支部结对组织了电影党课学习活动,集中观影《望道》,50余名党员一起走进先驱者们逆境前行、以笔为刃的传奇人生中,汲取传承真理、为民奋斗、为党奉献、跨越百年的精神力量。
影片以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切入,展现了其笃定恒心、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并全景式的再现了他及其身边青年群体为信仰前仆后继的热血拼搏精神。影片所呈现的故事情节让党员们深刻地体会到了以陈望道为代表的一代知识分子守望真理、坚守大道的艰难历程和伟大精神。观影结束后,党员们对影片赞不绝口,深受教育和鼓励,纷纷分享了自己的观影心得。
部分感悟体会:
食用菌遗传学科党支部
鲍大鹏:一百多年前,中华民族积贫积弱,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一批知识分子积极探索救亡图存的道路,陈望道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之一。电影《望道》生动再现了陈望道先生翻译《共产党宣言》的精彩历史瞬间,以及他和一大批仁人志士为共产主义理想奋斗终身乃至牺牲生命的斗争故事。如今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正在以昂扬的精神面貌向着现代化强国奋进,《望道》电影给了我们巨大的精神激励,为党奋斗、为国奋斗、为民族奋斗,正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
周陈力:电影《望道》从陈望道先生日本留学归来在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任教向学生宣传先进思想开始,以陈望道先生翻译《共产党宣言》、追求真理为主线,呈现了三十年间,主持《新青年》编辑工作、筹办复旦新闻馆,与陈独秀等人的革命友谊,与戴季陶道不同不相为谋的决裂,与爱人相知相爱等重要人生经历。一本书改变了一群人,一群人改变了中国的命运。回望百年前先辈们为了寻找国家出路而上下求索。站在第二个百年的伟大历史节点上,新时代的共产党员同样任重而道远,以先贤为榜样,坚定信仰共产主义,踔厉奋发,勇毅前行。
今日观摩了电影党课《望道》,引人深思,收益良多。开篇片名即十分精妙,其中包含了几层深意。首层是指《共产党宣言》首译者陈望道先生,第二层是指“追望救国救民之真理大道”,亦即贯穿全片的两条逻辑主线,明线为陈望道先生的人生历程,暗线实为中华仁人志士对真理大道的追寻。
李焱:陈先生甫亮相时提到老子的道法思想及孔子的“朝闻道,夕死可矣”,到后来与戴季陶“道不同,不相为谋。”从中均可窥见全片的核心——“道”。杨阿龙在小家之情与大国之义间,选择慷慨就义,以身殉道;蔡慕晖与陈望道伉俪情深,她在为夫君争取一线生机而遭戴季陶刁难的两难境地下,仍坚定地选择不可偏离人间正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那一叠用油纸精心包裹的《共产党宣言》译稿,仿佛道法之火种,经过发生发展,最终星火燎原。
大道至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新一代共产党人将踏着先贤的脚步,在真理的道路上继续奋勇前行。
食用菌深加工学科党支部
周帅:电影以陈望道先生的经历为线索,让我们从另一个不同的角度了解中国革命的进程,早在浙江师范任教时,望道先生就积极投身革命,向学生传播革命思想,在中国早期革命领袖陈独秀先生组织翻译中文版《共产党宣言》时,陈望道先生毅然接下翻译工作,废寝忘食,翻译出了一册符合中国语言特色的《共产党宣言》,并积极投身出版和传播,为革命早期国内共产主义的广泛传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在革命遇到巨大挫折的时候,面对革命志士的牺牲,陈望道先生,没有退缩,仍然保持初心,坚持共产主义理想,与国民党反动派抗争到底,经历了生与死的考验,同时作为一名教师,教书育人,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有志青年,投身革命事业,终于苦尽甘来,迎来了革命胜利和新中国建立,在新中国时期仍然积极投身大学建设,可以说陈望道先生代表了革命时期的一批进步知识文人,坚持革命理想,并努力付诸行动,做到了真正的“知行合一”,值得我们当代党员认真学习。
颜梦秋:电影以陈望道的生平事迹为线索,展开了对他一生的描述。陈望道先生作为一个政治历史中的人物,历经磨难和曲折,历经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洗礼,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电影让我们明白了共产党领导人民寻求解放的艰辛,同时各民主组织在国家解放事业中的贡献也是不可磨灭的。百年党史,是一部经历血腥风雨的战斗史、一部筚路蓝缕的奋斗史、一部砥砺前行的革命史。百年大党强大的根基就是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当做中国共产党的建党初心。作为新时代的共产党人也当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共产主义事业不懈奋斗。
刘朋:《望道》以陈望道先生翻译《共产党宣言》为切入点,刻画了20世纪20年代以陈望道为代表的一批知识分子群像,表现了先辈们追寻真理、坚守大道的崇高革命精神。如此让人出离愤怒的、潸然泪下的情节贯穿整部影片,共同营造了当时“不进行制度的根本变革,一切改良措施都是徒劳无益的”革命诉求,也让《共产党宣言》这本不到三万字的小册子,成为中国共产党确立革命信仰的思想起点,它让无数中国仁人志士看到了中国的希望,并志愿加入到共产党队伍里来。影片中望道先生以及所有与他并肩作战的革命先驱们的精神值得我们党员永远铭记,牢记在心,并将之践行于生活中,以一颗永远鲜活的赤诚之心面对生活的各种挑战,做好新时代党员的带头作用,坚定地望道前行。
食用菌育种学科党支部
董浩然:今天在食用菌所党支部的组织下观看了电影《望道》,电影主要讲述了百年前陈望道先生首译《共产党宣言》的历史过程,展现了百年前青年们为救亡图存进行的艰难探索。电影呈现了百年前的人们第一次读到陈望道先生翻译的宣言那种热血沸腾的感觉,在那个年代,马克思主义如黑暗中明灯,为积弱的中国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从此,中国的道路迎来了光明。作为一名党员,我们要向先生学习,学习他的执着、坚忍,把自己的事干好。
张丹:《望道》从复旦大学老校长陈望道先生翻译《共产党宣言》这一历史事件,生动地演绎出百年前一群热血青年共同为理想信仰奔走实践的群像。百年前的中国,国家撕裂、积贫积弱、民不聊生。陈望道凭借自身对于马克思主义及当下中国社会的深刻理解,融会贯通地翻译了《共产党宣言》。翻译《共产党宣言》,不仅是陈望道一生中光辉的一笔,也是党史的重要事件。《望道》是一场相隔百年的青春对话,百年前那群年轻人为了寻找国家的出路上下求索。今天的年轻人同样任重而道远,我们要仰望先贤,努力奋斗,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吴燕莎:初识陈望道先生,是因为其翻译了共产党宣言的丰功伟绩。电影中不仅细细描绘了他在艰苦环境下仔细斟酌,反复推敲的过程,更展现了一个立体的陈先生。作为老师,他爱护学生;作为丈夫,他和妻子伉俪情深;作为社会活动家,他走在宣传马克思主义的第一线。我们作为新时代党员,要向他学习,肩负起马克思主义传播者、践行者和坚守者的使命。
食用菌栽培学科党支部
张津京:所党支部组织党员观看了电影《望道》。影片讲述了《共产党宣言》的中文首译者陈望道先生历经动荡变革,始终如其名“望道”一般“追望救国救民之真理大道”的一生,充分展现了陈望道先生及其身边仁人志士寻找并坚持真理的征程。观影后,我深刻感受到在革命时期以陈望道先生为代表的大批有志青年对理想的追求、对信仰的坚守和对国家的热爱,体会到信仰和热爱的力量。我们当代青年也要有老一辈的信仰和热爱,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能迎刃而解了。
余昌霞:《望道》以陈望道先生翻译《共产党宣言》为切入点,刻画了100年前以陈望道为代表的一批知识分子坚定理想和信仰的群像,表现了先辈们追寻真理、坚守大道的崇高革命精神。百年前,千千万万个“望道”前仆后继,为中国革命的胜利铺平了道路。百年后,我们站在第二个百年的伟大历史节点上,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我们同样任重而道远,更要不忘初心,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努力!
王倩:“汝之砒霜,吾之甘饴。我一生,以翻译《共产党宣言》为荣。“《望道》以陈望道老先生的一生为主题,穿插起一个共产党人前赴后继,以共产主义精神为指引、在夹缝中寻找光明的时代。从临时受命翻译共产党宣言,到冒着抓捕危险夜里为工人们讲解共产主义思想,再至面临生命威胁仍坚持筹钱创办新闻馆....在望道先生这些短短的生命缩影里,我们看到先生为共产主义热烈奉献的一生。影片中许许多多接受共产主义思想成为纯真的积极的有理想的青年们,英勇投身于共产主义事业,成为追光路上的“望道们”。同时,他们用血肉和生命在黑暗的时代里奋力投进一束光亮,成为光本身。唯信仰与热爱不可辜负!致敬无数先辈们!
食用菌学报和后勤党支部
马丹丹:《望道》以陈望道先生翻译《共产党宣言》为开端,描述了先生和一群爱国青年追望救国救民之真理大道的故事。望道,不仅是一个人的忠实信仰,也是有志之士的毕生追求。以人物为主体深刻讲述了一段历史,散发着信仰、尊重、友情和亲情的力量。坚强的意志,刚毅的眼神,深刻阐述着信仰的坚定。明晰前行的方向,坚定脚下的路。追望真理的大道,虽然不平坦,但一定坚持走下去。
曹婷婷:陈望道先生当年在风雨如晦的旧中国秉持严谨、严肃的学术态度翻译《共产党宣言》,并用其一生为国家民族守望大道。无数的革命先辈们为追求真理、坚守大道的崇高革命精神感染着我们。我们要始终坚持自己理想和信念,并为之不断地奋斗和努力。这道路曲折但最终会通向光明。
李峰:电影《望道》,以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追寻真理为主线,在所呈示的30年的时间线索中,影众既看到了陈望道在浙江第一师范学校任教、主持《新青年》编辑工作、筹建复旦新闻馆等重要的人生经历,也看到了他与陈独秀等人的革命友谊、与妻子蔡慕晖相知相伴的历程等。陈望道夫妇因为坚持信仰,不肯被敌人利用的刚正不阿姿态,尤其是陈夫人在救丈夫与出卖灵魂之间纠结,最后是因为熟知丈夫的为人而果断放弃丈夫活命机会而保住夫妻俩共同灵魂底线说的那句话:“我知道,我守护的那个人绝不会为了活命而出卖自己的灵魂!”——那个时代的人,吃着粗茶淡饭,但灵魂里闪着神光。影片在老戏骨们的实力演绎中,把人带回一百年前领略那个人心纯净、信仰如万丈光芒照耀并引领人前进的特殊岁月,是一部富有感染力的影片。
组织人事处党支部
郑妍:影片《望道》以陈望道先生翻译《共产党宣言》为切入点, “望道”一指陈望道先生,更深层的含义是追寻“道”的过程。“道”暨共产主义。陈望道先生通过全篇翻译《共产党宣言》,第一次将共产主义理论完整翻译成适合于中国人阅读和理解的理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宣言》中译本的问世加速推动了共产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对后来中国革命的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陈望道先生的一生也是追随和守护“道”的一生,无论经历何种磨难和曲折,都没有磨灭他心中对“道”的坚守。望道先生在筹备复旦新闻馆时说:“希望为年轻人创作更多学以致用的条件,让他们成为真相的报道者,真理的捍卫者,黑暗的追光者”。愿今天我们这个时代的年轻人,都能心中有信仰,眼中常含光,脚下有力量。
董小涵:“信仰的味道是甜的”!小时候就从课本中学习了陈望道蘸墨水吃粽子的故事,至今记忆犹新,今天通过观看电影《望道》,更是切身的感受到了信仰的确是甜的,让人甘之如饴,让人无惧生死。一本书影响了一群人,一群人改变了中国的命运,这就是信仰的力量!“望道”不仅仅是一个人的名字,更代表的是无数为追求真理大道而接续奋斗的中华儿女形象。今天,我们作为中华儿女,作为“望道”的一员,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真理大道的追求依然在路上。心有所信,方能远行,我要不忘初心,在工作岗位上感悟《望道》里的精神,踏实做好每一件工作,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