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科技动态>详细内容

全国杂交粳稻全程机械化制种技术研讨会在上海举办

来源:作物所 作者:程灿、周继华 发布时间:2018-09-19 14:33:00 浏览次数: 【字体:

9月13-16日,国家七大农作物育种重大专项“水稻杂种优势利用技术与强优势杂交种创制”全国杂交粳稻全程机械化制种技术现场观摩与研讨会在上海召开。国家七大作物育种专项专家组水稻咨询专家、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邓华风研究员、美国水稻技术公司(RICETTEH)高级顾问QIREN CHU先生、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首席专家袁定阳研究员、国家粳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华泽田研究员、天津、黑龙江、辽宁、江苏、浙江等农科院水稻所等相关单位水稻专家出席会议。上海市种子管理总站、我院科研处和作物所负责人及相关人员参加会议。

此次会议主要是通过上海杂交粳稻全程机械化制种基地观摩和全程机械化制种技术研讨,切实推进我国粳稻杂种优势利用技术与强优势杂交种创制,促进我国杂交粳稻产业发展特别是促进种业产业发展,加强粳稻育种单位之间的交流合作。

目前中国粳稻面积约1.4亿亩,是我国粮食安全特别是口粮供给的核心所在,当前杂交粳稻种植比例平均不及5%,因此袁隆平院士指出,杂交粳稻是未来最有可能取得跨越式发展的方向。上海杂交粳稻研究及应用在全国起步较早,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优势明显,曾经选育了8优161、申优1号等南方粳稻区有重要影响的杂交粳稻组合。2017年全市杂交粳稻种植比例达到40%以上,远远高于全国的杂交粳稻占比(5%左右),其中2017年上海市农业科学院育成的花优14、申优26、申优415等组合推广种植38.8万亩,占我市杂粳的70%左右。

申优26、申优415是我院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快速聚合优质、抗病等多个优势性状,培育的优质强优势杂交粳稻新组合,分别于2017年通过上海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并申请了国家植物新品种权。申优26突出的优势是优质(主要指标达到国家1级优质米标准)、抗病(抗稻瘟病和条纹叶枯病)、优势强(单季亩产量700kg左右)、熟期早(较上海主栽杂交粳稻组合提前8天)等特点;申优415米质主要指标也达到国家1级优质米标准,产量优势突出,申优415已经由光明种业有限公司进行产业化开发。近年来该两个组合在上海、安徽、江西、浙江等地大面积示范种植,生态适应性好,深受农户欢迎;2017年申优26在上海杨溇村精量穴直播示范基地平均亩产711.1kg,在江西省乐平市作双季晚稻栽培平均亩产590.6kg;2017年11月10日,经专家对200亩的杂交粳稻新组合申优26全程机械化高产制种技术示范基地进行现场割产,平均产量达到208.6kg/亩。

同时结合上海完善的农业基础设施和先进的现代农机农艺技术,集成了杂交粳稻亲本机插、机械化植保、机械化施肥、园林修剪机割叶、农机辅助授粉、父母本机械化收割、机械烘干精选等一系列机械化操作技术,建立了杂交粳稻全程机械化制种技术体系,制种全程机械化水平显著提高到80%以上,杂交粳稻全程机械化繁制种技术逐步成为了上海杂交粳稻种子生产的主推技术,目前在郊区建立了浦东弘辉种业、崇明区种子公司、上海金门种子公司等500亩以上的全程机械化制种基地,年机械化制种6000亩左右,降低劳动力成本40%以上,为本稻区杂交粳稻的产业化发展提供了关键性的技术支撑。

会议期间,与会专家将现场考察和观摩项目组阶段性重大成果“杂交粳稻新组合申优26”的机械化制种辅助授粉现场、申优26、申优415等杂交粳稻崇明堡镇和港沿绿色生产基地,以及上海市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品种展示基地。专家们一致认为上海杂交粳稻全程机械化制种特色鲜明,技术优势突出,有效降低了杂交粳稻供种成本,在南方稻区籼改粳工程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97273153388e48e385b6dc810eb01e3d.Jpeg

4c12e98e74c447569cf5e6c06b69827a.Jpeg 

08d672fc404c4764970dc2c074fb06d8.Jpeg

8d542b4066624038bcf4b8ead00657aa.Jpeg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