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生态所在稻渔共生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近日,由我院生态所吕卫光研究员团队与蒋杰贤研究员团队协力合作的研究型论文《Ecological intensification of rice production through rice-fish co-culture》在环境科学与生态学类国际著名期刊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上正式在线发表。我院生态所为第1完成单位,生态所万年峰副研究员和李双喜副研究员为共同第1作者。
稻渔共生模式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为我国粮食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目前,该模式已逐渐在我国推广应用。然而,稻渔共生对生态集约化的影响,国内外未见报道。该文以位于上海崇明岛的我院乡村振兴示范基地(崇明三星镇西新村)的稻田养渔(黄鳝和泥鳅)为研究案例,连续跟踪观察了4年(2015-2018),研究结果发现,该模式能较好抑制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和螟虫数量,降低杂草的丰度、种类与地上生物量,增加害虫天敌数量,减少农药施用量。此外,该模式提升了土壤质量与稻米品质,并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收益。该文是国际上关于稻渔共生促进生态集约化的首次报道,研究成果透析,黄鳝和泥鳅有利于农业系统生态集约化,也有助于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为国际清洁生产和可持续发展领域的顶级刊物,是“环境科学与生态学”大类一区TOP期刊,2018年期刊的影响因子为6.395,近5年影响因子为7.051,CiteScore为7.320。在2018年8月谷歌学术公布的学术期刊和会议影响力榜单中,该杂志位列所有英文类期刊排名第95名,蝉联可持续发展类期刊第1名。根据Elsevier 2018年的CiteScore评分,该期刊在“泛环境科学类”(General Environmental Science)国际期刊中位于学科前4%。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