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桃产业技术体系加工室学术交流会在沪召开
根据国家桃产业技术体系年度工作计划,2019年度国家桃产业技术体系加工研究室工作交流会于2019年8月10-11日在上海召开。会议由国家桃产业技术体系加工研究室主办,国家桃产业技术体系采后处理与贮藏保鲜岗位专家团队、上海市农业科学院林木果树研究所承办。国家桃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姜全研究员、遗传改良研究室主任俞明亮研究员、病虫草害研究室主任张帆研究员、栽培与土肥研究室主任王志强研究员、产业经济研究室主任陈超研究员、加工岗位专家毕金峰研究员、质量安全与营养品质评价岗位专家余向阳研究员等20位专家和技术骨干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国家桃产业技术体系加工室主任、上海市农业科学院林果所所长叶正文研究员主持。
加工室三位岗位科学家及团队成员分别就本岗位的研究进展及展望进行了交流汇报,首席科学家及五位室主任对加工室的工作进展进行了探讨并提出宝贵意见,一致认为桃采后保鲜及贮运、桃加工、质量安全与营养品质评价三个岗位的工作内容是实现桃产业链效益的关键环节。效益是检验成果和技术成功与否的验金石,对于季节性水果---桃来说,集中上市期以短期保鲜及运输为主,实现减损增效;晚熟品种以贮藏保鲜为主,延长鲜果销售期,实现保质增效。桃加工产品要以市民和市场接受度为衡量标准,分为产地深加工和产地初加工-向加工厂提供初加工原料为主要研究方向。两个岗位的技术和产品均要符合质量安全的要求,方可示范推广和转化。首席科学家姜全研究员希望加工室三个岗位团队紧密结合,最终实现桃产业链终端的减损、提质增效。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