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三项优秀科研成果荣获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
近日,农业农村部印发了《农业农村部关于2018-2019年度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的表彰决定》,对获奖的138项科研成果、25个优秀创新团队和10项科普成果给予表彰。我院3项科研成果获奖,其中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
由我院谭琦研究员领衔完成的“香菇种质创新和抗逆优质新品种培育及产业化应用”成果荣获2018-2019年度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一等奖。该成果针对香菇品种抗性弱、品质差、栽培费工、产品单一,难以适应栽培模式升级和多元化市场需求等瓶颈问题持续攻关,建立了国内最大的香菇种质资源库和多层级评价体系,挖掘和创制了优异新种质,为高效育种提供种质资源保障;创立了香菇纯系亲本选择和多元决定系数的育种理论与技术,选育出10 个耐高温、早熟、优质等满足多样化需求的新品种,推动了我国香菇品种更新换代;首创了以“设施化制棒与生态化出菇”模式为代表的现代化香菇生产技术体系,推动产业提质增效及国际化进程。该成果拥有授权发明专利 19 项,国认品种 5 个,省认品种 5 个,制订行业标准 1 项,出版学术著作 6 部,发表论文 87 篇。新品种的市场占有率超过50%,近三年推广 73.4 亿袋,产值 485 亿元。免割保水内套袋技术在全国菌棒应用比例超6成。菌种真实性鉴定技术累计保护了 70.9 万袋的原种、4 亿粒胶囊菌种的安全,涉及 11.78 亿袋菌棒,产值达 62.16亿元。近两年新增销售收入 10.2 亿元,新增利润 1.3 亿元,出口创汇 7000 万美元,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显著。成果整体居国际同类研究先进水平, 在香菇菌种 SSR 多位点鉴定技术等方面达到国际领先。
荣获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三等奖的2项成果分别是“长三角地区优质特色甜玉米新品种培育与推广应用”——由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郑洪建研究员领衔完成和“基因合成和 DNA 重排技术在饲料酶研制中应用”——由生物技术研究所彭日荷研究员领衔完成的。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