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生态所在光催化技术除藻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近日,由我院生态所邹国燕研究员带领的水环境治理课题组在期刊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1区Top, IF=14.229)发表了题为《In-situ nitrogen-doped black TiO2 with enhanced visible-light-driven photocatalytic inactivation of Microcystis aeruginosa cells: synthesization, performance and mechanism》的研究型论文。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为第一且唯一完成单位。
光催化技术是一种在环境领域有着重要应用前景的绿色技术,能够利用光催化过程中产生的氧化基团灭活危害水体中的有毒有害污染物。有害藻华是近年来威胁水环境安全的严重生态灾害,光催化技术可以在无外源添加、无能量输入的前提下实现对有害藻细胞的灭活。如何提高光催化材料对可见光的利用效率和光催化活性一直是光催化领域的研究热点。
本研究利用简易方法制备了掺氮的黑色二氧化钛光催化材料,发现氮气煅烧可以同时实现氮掺杂和氧空位生成。此光催化材料可高效灭活有害微囊藻细胞,并可彻底降解藻细胞释放的微囊藻毒素,不会对水体造成二次污染,同时对其灭活机理进行了深入报道。本研究为可见光响应的高效光催化材料的设计制备提供了新的思路,加速光催化技术在水环境治理中的应用。
图 利用新型可见光响应的光催化材料灭活藻细胞的机理研究
生态所水环境治理课题组在水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方面开展了多年的研究,第一作者周丽博士,在光催化材料制备方面有着深厚的研究基础。来院近3年,努力将自身优势和团队研究方向融合,勤奋好学,潜心钻研,成功地将光催化材料应用到湖泊藻类控制方面。此次将绿色高效光催化技术引入水污染治理,充分体现生态和化学双重作用,为水环境治理带来了创新点。本次在《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上发表的研究成果可加速多元技术的融合和实际应用。
原文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926337320304343?via%3Dihub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