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科技动态>详细内容

生态所在生态种养共作模式生物控草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来源:生态所 作者:杂草控制与利用课题组 发布时间:2020-09-03 15:14:35 浏览次数: 【字体:

 近期杂草科学领域国际权威期刊Weed Science(1区Top)在线发表了我院生态环境保护研究所生态种养结合创新团队题为《Predation on Weed Seeds and Seedlings by Pheretima guillelmi and Its Potential in Weed Biocontrol》的研究论文。生态所李涛副研究员为第1作者。

种养结合模式可以使资源利用最大化,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往农田接种蚯蚓的“作物-蚯蚓”共作系统是一种重要生态种养模式。被达尔文称为“生态系统工程师”的蚯蚓,在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和消解农业废弃物方面的作用早已为人熟知并且受到了较多的关注。然而,蚯蚓活动对杂草发生的影响未见报道。本研究团队通过系统的研究首次揭示了蚯蚓在杂草生物防治上的潜力:蚯蚓是杂草种子和幼苗的重要捕食者,可吞食绝大部分的农田杂草种子。杂草种子和幼苗被蚯蚓吞食后,部分在蚯蚓肠道内被消化,部分随粪便排出体外并丧失活力。“作物-蚯蚓”共作模式,强化了蚯蚓对杂草种子和幼苗的捕食作用,耗竭了土壤杂草种子库,抑制了杂草的发生,实现了化学除草剂的减量使用。Weed Science主编Steven S. Seefeldt教授评论,这是一项有趣且令人激动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杂草控制思路,同时欢迎团队继续投稿更进一步的研究结果。当前,相关研究成果已申请国家专利。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7/wsc.2020.65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