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食味稻米新品种沪软1212产业化开发》项目通过执行情况跟踪检查
3月31日下午,上海市农业科技服务中心邀请上海交通大学、光明米业(集团)有限公司、浦东新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等有关专家对我院主持的上海市科技兴农推广项目《优质食味稻米新品种沪软1212产业化开发》进行执行情况跟踪
检查。上海市农业农村委种植业管理处处长李建颖出席会议,市农业科技服务中心项目科、院科研处、作物所水稻中心及项目参加单位负责人参加会议。
专家组首先现场考察了位于奉贤区庄行镇以“沪软1212”为优质米种源的稻米品牌企业,并听取了项目负责人吴书俊研究员对项目实施情况的汇报。
本项目在奉贤、崇明、嘉定、青浦等区共建立“沪软1212”400亩以上产业化示范基地14个,郊区累计推广6.1万亩;制定了“沪软1212”配套保优、绿色栽培技术规程;两年种养结合示范面积540亩,其中百亩以上示范基地2个。制定“沪软1212”的良种繁育技术规程,提纯原原种株系270个,繁育原种222亩,繁育良种1165亩,生产良种562吨。通过项目的实施,两年累计销售“沪软1212”优质大米1.76万吨,形成8个规模化生产的地产优质大米品牌,其中 “东滩大米”、“贤城美谷”和“崇明大米”年销量均超过500吨,均达到绿色食品标准。对上海郊区种植户、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以及良种繁育技术人员开展配套栽培技术和良种繁育技术培训,两年合计培训231人次。
专家组审阅了相关材料,并进行了询问与评议,对项目实施以来取得的成果表示肯定,专家组成员一致认为该项目完成了合同书规定的计划进度,同时也对项目下一步的实施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