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科技兴农技术创新项目“优质高效两系节水抗旱稻新品种的培育与应用”通过验收
2023年4月7日上午,基因中心余新桥研究员主持的上海市科技兴农技术创新项目“优质高效两系节水抗旱稻新品种的培育与应用”[课题编号:2019-02-08-00-08-F01110]顺利通过专家组验收。
余新桥研究员做了课题总结汇报。专家组听取了课题汇报,审阅了相关材料,经讨论和质询,一致认为课题完成了指标,同意通过验收。该项目育成“沪旱31S”“沪旱37S”“沪旱39S”“申旱6S”四个光温敏感核不育系,通过人工气候箱和田间现场鉴定,达到国家标准。不育系繁殖产量可达250公斤/亩,所配组合制种产量可达200公斤/亩;稻米品质主要指标达国标优质米3级以上;抗旱性达1级、抗稻瘟病能力达5级以上。创制“旱恢8200”“旱恢49”“旱恢37”“旱恢8208”“旱恢412”等11个两系恢复系,稻米品质主要指标达国标优质米3级以上;抗旱性达3级以上;抗稻瘟病或抗稻飞虱或抗白叶枯病能力达3级以上。该项目培育出“旱两优8200”“旱两优8208”“申两优412”“旱两优8209”“旱两优68”“旱两优8号”“旱两优718”等11个节水抗旱两系杂交稻组合,其中“旱两优8200”通过国家审定,“旱两优8208”通过广西早稻和江西晚稻审定,“申两优412”通过安徽审定;完成一套优质高效节水抗旱稻两系杂交组合的高效栽培集成技术,包括水直播旱管栽培技术、旱直播旱管栽培技术;“旱两优8200”大田增产5%以上、抗旱性3级、稻瘟病抗性指数2.5,在节水50%的情况下,节肥28.6%、减药33%。该项目发表论文4篇,申请植物新品种保护权11个,获得植物新品种护权1个,申请发明专利4个,授权发明专利1个。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曹黎明研究员担任验收专家组组长,专家组成员还有上海师范大学张辉教授、上海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刘康研究员、上海中科荃银分子育种技术有限公司方玉研究员、复旦大学罗小金教授。
李明寿高级农艺师代表课题参加单位上海天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参会。
上海市农业科技服务中心项目管理科科长董言笑、夏芸老师出席验收会。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