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科技动态>详细内容

“沪芊”生菜观摩活动在四川成都郫都区成功举办

来源:基因中心 作者:火国涛 发布时间:2025-03-26 09:11:38 浏览次数: 【字体:

近日,“沪芊”生菜现场观摩活动在成都市郫都区乡村振兴博览园建设中心(以下简称“乡博园”)举办,来自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以下简称“基因中心”)专家团队与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以下简称“都市所”)专家团队和诸多企业负责人齐聚田间,共探生菜品种创新与产业升级新路径。

在郫都区安德街道棋田村的示范基地,一百余亩的“沪芊喜迎丰收,基因中心生菜种源团队与当地种植户展开深度交流。据金田种苗负责人李春文介绍,“沪芊”生菜凭借叶片数多、包心晚等特性赢得种植户的青睐,未来也可满足机械化采收需求。在随后的专题研讨会上,乡村振兴博览园发展建设科科长宋静系统介绍了“沪芊”生菜的田间表现和增收情况等。基因中心魏仕伟研究员作报告,展示了基因中心生菜新品种研发的基本情况,就“沪芊的基本特性和未来育种的方向进行了详细阐述,并分享了团队从资源收集保存、鉴定评价、种质创新、成果转化与新品种的推广示范工作。在互动环节,安德街道种植大户李志平、张亚莉、唐杰和杨凯等生菜从业者盛赞“沪芊”带来的亩均增收1600-2000元效益,同时提出增强霜霉病抗性、优化株型结构等建议。对此,都市所首席科学家李跃建研究员创新性提出“精准适配”理念:为不同渠道定制专属品种——餐饮渠道侧重耐储运特性,鲜食市场聚焦外观品质,功能食品开发则瞄准营养强化型品系。

乡村振兴博览园建设中心主任朱小燕回顾了“沪芊”生菜从上海到郫都的“沪迁”之路,自2023年乡博园前往上海调研基因中心生菜种源创新进展后,引进了中心6个生菜品种,通过都市所研发配套栽培技术、乡博园构建示范基地的模式,带动周边形成500亩沪芊生菜示范区。朱小燕感谢基因中心在种源,都市所在栽培技术、示范推广方面提供的帮助,以及种植户敢于尝新的精神,期望继续加强合作。据悉,双方将在生菜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新优品种引进和推广示范等领域深化合作,赋予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新民场生菜”新内涵。

基因中心首席科学家罗利军研究员感谢了乡村振兴博览园对基因中心生菜工作的支持,并希望大家进一步调动更多的企业和市场的积极性,推动生菜产业在郫都的高质量发展。

5885c54aeb3849338fcf0c30df43cf33.Jpeg

7576e2510c07444ca5b036977ceb48a2.Jpeg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