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新鲜度评价系列标准预研制项目通过验收
2025年6月11至24日,上海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组织相关领域专家召开上海市农业农村领域标准预研制项目验收会。在本批验收会上,依托我院质标所技术力量主持或主要参与实施的农产品新鲜度评价系列标准预研制项目顺利通过专家组评审验收。该批项目包括了《青菜(含鸡毛菜)新鲜度评价技术规范》《生菜新鲜度评价技术规范》《中型西瓜新鲜度评价技术规范》《小型西瓜新鲜度评价技术规范》《葡萄新鲜度评价技术规范》《水蜜桃新鲜度评价技术规范》《梨新鲜度评价技术规范》《草莓新鲜度评价技术规范》《樱桃番茄新鲜度评价技术规范》《白山羊羊肉新鲜度评价技术规范》,涵盖了绿叶菜、水果和羊肉等多个与市民“菜篮子”息息相关、新鲜度要求高且损耗易发的重点农产品品类。
验收过程中,专家组通过严谨审阅项目材料、听取汇报和深入质询讨论,对项目成果进行了全面评估。专家组一致认为,项目组提交的系列标准预研报告调研充分、结构严谨、内容详实。项目创新性地融合了感官指标和理化指标的评价方法,从评价指标、评价方法、检验规则、包装与标签标识等内容出发,系统构建了科学、实用、可操作的新鲜度评价体系。该系列标准预研成果可有效提升农产品新鲜度评价的科学性和实用性,为农产品从生产到消费的全链条品质保障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对提升上海地产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减少产后损耗、实现优质优价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完全符合验收要求。
近两年,质标所持续开展农产品新鲜度相关品质评价研究,以解决上海市场新鲜度评价判定主要依赖传统经验、缺乏统一量化的评价标准的问题。策划立项并深度参与了市科技兴农产业提升项目《地产农产品新鲜度品质评价技术体系建立与集成应用》,立项了《农产品新鲜度评价规范 通则》地方标准。2024年,市农业农村委启动了13个新鲜度评价规范预研制项目,我院质标所科技人员作为主要技术力量,与相关合作社、企业共同承担了其中10个,主要实施新鲜度评价系列标准预研制工作。质标所将积极推进后续工作,力争早日完成该系列标准的正式申报与发布。该系列标准的最终落地与广泛应用,将科学定义“新鲜”,为生产者提供明确目标,为流通环节优化保鲜策略提供依据,为消费者选购提供可靠参考,从而有力推动上海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与品质提升工作迈上新台阶,为保障市民“舌尖上的新鲜”和促进本市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能。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