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青少年科学创新农科院园艺学实践工作站(第十期)开学暨基础课程启动
2025年全市科学创新实践工作站首次集中开班启新程
6月14日,上海市青少年科学创新农科院园艺学实践工作站(第十期)开学仪式暨基础课程教学启动在我院华漕院区举行。农科院园艺学实践工作站站长谢祝捷研究员、副站长王维君,以及工作站所属的上海市设施园艺技术重点实验室、基因园、崇明区青少年活动中心、青浦高级中学等4个实践点负责老师带领组织本市108名进站的高一学生参会。
开学仪式由王维君主持。谢祝捷作开班动员,介绍了我院农业学科专业分布以及承担为“三农”为市民科普服务成果,勉励学生严谨创新、求真务实,积极投身大园艺学科的科学创新实践。王维君介绍了工作站的整体概况,明确了研究课题设置和课时安排,并对学生完成全程的课题研究实践活动提出了具体教学管理要求。
在当天启动的基础课程教学中,院生物所副所长刘成洪研究员以“中学科学探究实践活动的选题、实施与写作”为题,向同学们阐述了科学探究意义、方法与实施,以及开题报告、实验设计、数据分析、论文写作等涉及课题研究的较为全面授课内容。生物所刘华副研究员作了“转基因专题”科普讲座,引导正确面对和理解转基因,普及生物安全科学知识,宣传对转基因的正确认知。作物所孙大鹏老师就“实验室常规操作”和“实验室安全常识”进行课程教学,介绍了仪器设备的认知、实验试剂配制、常规实验仪器的使用等实验操作基本技能与知识,并对学生强调值得重视的实验室安全教育。
今年恰逢工作站成立十周年,上海市青少年科学创新实践工作站(市总站)首次采用“线下主会场+线上云直播”联动形式,在同济大学集中举行开班仪式。全市37家工作站、148家实践点的负责人,以及师生代表汇聚一堂,共同见证新一批高一学子踏上科学探索之旅,全体工作站站长通过“快闪视频”的形式集体亮相。与此同时,各工作站分会场组织学员集中观看主会场的开学现场直播,我站新学员通过云端同步“沉浸式”参与了本次活动。
本期工作站以特色课程体系为核心,设立了16个学生科学研究课题,配备了59位指导教师和带教辅导员,每一位参与学生在一学年内完成一项40课时的科学研究课题任务(其中包含8课时的基础性课程学习和32课时的研究性课程学习)。站在新起点,工作站将持续优化课程,培育具备科学家潜质与科研精神的青少年群体,构筑更富养分的成长沃土,提升科学创新素养,让每个青少年都能在科创实践中成长,找到属于自己的坐标。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