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乡村振兴】园艺所科技人员赴清美基地指导食用羽衣甘蓝生产
2025年6月20日,我院园艺所甘蓝课题组朱晓炜、陈锦秀、王敏以及退休专家薄天岳研究员,先后前往浦东新区清美张家桥基地和闵行区清美浦江蔬菜种植基地,开展食用羽衣甘蓝栽培技术现场指导与调研。
如今,羽衣甘蓝正成为都市白领的“新宠”,一些羽衣甘蓝轻食产品层出不穷。目前,我院园艺所甘蓝课题组已自主选育两个食用羽衣甘蓝新品种‘黑优’和‘沪羽甘1号’。其中,‘黑优’食用羽衣甘蓝叶片长条形,叶缘光滑向叶背卷起,叶面皱褶多呈泡泡状,叶色深灰蓝;‘沪羽甘1号’食用羽衣甘蓝叶片鸟羽状,深绿色,蜡粉轻,口感脆嫩。今年春季,上海清美绿色食品集团首次在其多个试验基地试种了‘黑优’和‘沪羽甘1号’。
在张家桥基地,科技人员首先听取了基地负责人张传玉对露地和设施栽培的‘黑优’食用羽衣甘蓝前期生长情况介绍,‘黑优’种植稳定性好、抗病抗逆性强,前期叶片质地厚实、叶色深绿,但受梅雨后又突发高温影响,部分植株出现心叶焦边现象。科技人员随后细致查看了‘黑优’食用羽衣甘蓝的生长态势,建议将出现焦边的‘黑优’单株顶芽去除,因‘黑优’摘心后分蘖能力非常强,会生出更多更嫩的新芽,产量更高。双方就设施高温环境下的食用羽衣甘蓝的病虫害防治、精准水肥管理等栽培技术进行了深入交流。
清美浦江蔬菜种植基地本次试种了‘黑优’和‘沪羽甘1号’两种食用羽衣甘蓝,基地负责人田建伟充分肯定了两个食用羽衣甘蓝新品种的田间表现,并带领科技人员实地查看了两个品种的生长情况。由于定植‘黑优’的设施棚后期改造拆除,‘黑优’缺乏后期田间管理,长势与张家桥基地相比整齐性较差,但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叶片病虫害较轻,仍表现较强的多抗性。连栋棚内栽培的‘沪羽甘1号’表现出色,长势整齐健壮。田建伟表示,基地设施棚改造结束后,配合清美集团羽衣甘蓝新产品开发,将大面积种植两个食用羽衣甘蓝新品种。
此次调研与技术指导活动,加深了双方的合作基础,也为未来建立长效合作机制、提升甘蓝类蔬菜产品附加值、推动甘蓝产业升级与助力乡村振兴拓展了更广阔的空间。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