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上海也出产羊肚菌!
作为一种较为名贵的食用菌,羊肚菌表面有许多凹陷的蜂窝状结构,形似羊肚。上海市民大多只见识过干的羊肚菌,而新鲜羊肚菌这种美味很少有市民品尝过。羊肚菌主要出产在云、贵、川等西南省份,运到上海路途遥远,而羊肚菌保鲜期很短,在上海鲜食基本不可能。随着崇明岛实现羊肚菌规模化种植技术,上海市民的餐桌又增加了一道美味。
记者走进位于崇明岛西北角新村乡新洲村的上海慧聪农产品专业合作社连栋大棚,一股湿气扑面而来。2月下旬,大棚外的气温比较低,湿气在大棚顶上凝结成小水珠滴落下来,仿佛给大棚内带来了绵绵细雨。合作社负责人杨吉告诉记者,大棚内模仿的是羊肚菌原生雨林环境。“棚里面的温度不要超过20度,湿度又比较高,是这种状态下面它长的羊肚菌质量比较好。我们要用数据说话,他们都说云南、四川他们这些地方是羊肚菌的原产地,但是羊肚菌他们的品质不一定有我们的好。我们的品质好在什么地方?我们用数据说话的,他们多糖还有一个粗蛋白,我们现在都比他们原产地的高。”杨吉说。
由于还没到大量出菇的时候,地上除了整齐地排列着白色圆柱体袋子,就是在袋子附近长着几摊像牛奶一样的东西。杨吉指着袋子介绍说:“这个是营养包。如果我们种在地里的时候,它本身的土壤里面的营养不足以供给这么大量的出菇那怎么办?我们就需要人工补充营养,营养包里面就是我们人工给它配置的里面有小麦,有玉米芯,还有这些营养物质。微生物,它会很迅速地往里面钻,然后把它的营养物质拿出来供给它这些的生长。”
杨吉随后蹲下身子,用手机给其中的一摊白色拍了一张特写照片,然后在手机上把照片放大10倍,让记者领教到“见证奇迹的时刻”——原来是刚萌发的羊肚菌。“这个就叫原基,一点点的小的原基白色的点,然后它就会形成针尖体,就小的菇,再长大就变成大的菇了,看到这样子的情况,到出菇大概20天,就是有一些菇可以采摘的,这个就依托于我们现在上海的农业科技创新,很重要的!我们菌种就适合上海地区种植,它在上海地区的产量特别高,特别稳定。”杨吉说。
从2022年试种出菇,到2023年扩大试点,再到2024年建设连栋大棚,羊肚菌在新洲村“安下了家”。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所研究员陈辉解释说,崇明岛对于羊肚菌来说堪称“风水宝地”。
市农科院食用菌所的研究表明,鲜羊肚菌含有特殊的香味,口感鲜嫩、爽脆,入口顺滑,质地柔嫩,带有浓郁的菌菇鲜味。烘干后,香味虽然更醇厚,但是与鲜羊肚菌完全不同,口感更无法与鲜羊肚菌同日而语。再有一周左右,来自崇明岛的新鲜羊肚菌就将上市了,大家不妨来尝尝这道春季里本地产的鲜味吧!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