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图片新闻>详细内容

国家设施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18年度管理委员会(理事会)、工程技术委员会暨设施农业技术研讨会在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顺利召开

来源:国家设施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周强 作者: 发布时间:2018-03-30 15:42:00 浏览次数: 【字体:

 2018年3月28日-30日,国家设施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18年度管理委员会(理事会)、工程技术委员会暨设施农业技术研讨会在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顺利召开。参加会议的领导和专家有:教育部原副部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主任吴启迪教授,科技部原党组成员、中纪委驻科技部纪检组原组长吴忠泽教授(副部长级),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赵春江院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际合作局原局长、同济大学经管学院特聘教授程国强博士,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党委书记、院长蔡友铭研究员,上海海洋大学原校长潘迎捷教授,上海市农业委员会施忠总经济师,上海市农科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徐伟林,上海市农科院副院长许复新,上海市农科院副院长谭琦,中国农业工程学会设施园艺工程专委会主任、中国农业大学陈青云教授,上海辰山植物园执行园长、中科院上海辰山植物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胡永红教授级高工,九三学社上海市委副主委、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机电控制研究所所长刘成良教授,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齐飞研究员,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总裁朱雷教授级高工,同济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现代农业科学与工程研究院院长张亚雷教授,上海都市绿色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丁国祥,以及市科委、市农委、静安区科委等相关部门专家领导,中心的各位理事和部分研究人员。

国家设施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于2011年1月由国家科技部批复同意组建,依托单位为上海都市绿色工程有限公司和同济大学,中心于2014年通过了科技部验收正式成立。中心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并设立工程技术委员会以协助理事会把握研究中心的科研发展方向。都市绿色公司于1998年3月由上海电气和上海市农科院合资组建,2014年通过国有股权无偿划转已转为上海市农科院全资公司。鉴于都市绿色公司的股权结构发生变更,经依托单位协商,中心重新组建了理事会。推荐产生了中心新一届工程技术委员会,由15名设施农业生物、环境、工程、信息、经济等相关领域的专家组成。

本次会议聘任了中心第三届工程技术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续聘了中心主任、副主任;通过了中心2017年工作总结2018年工作计划报告;研讨了中心发展规划及设施农业技术领域未来研发重点。

会议聘任吴启迪担任工程技术委员会主任,聘任吴忠泽、赵春江、程国强、蔡友铭和潘迎捷等5位专家担任工程技术委员会副主任;聘任陈青云等7位专家担任工程技术委员会委员。同意继续聘任上海都市绿色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强研究员为中心主任,同济大学现代农业科学与工程研究院院长张亚雷教授为中心副主任。

会议由中心理事长蔡友铭院长和工程技术委员会主任吴启迪教授分别主持。由中心主任周强研究员作了《国家设施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17年工作总结2018年工作计划报告》,与会领导和专家进行了充分讨论。各位领导和专家充分肯定了中心的工作,认为中心的工作有特色,成绩很突出,找问题准确,制定了未来的研发计划和重点研究任务,目标与产业发展需求一致,与依托单位的发展规划一致,同意开展相关科研和前期方案设计工作。同时,专家建议中心要按照国家的重大需求,凝聚各方力量,特别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按学科方向在设施农业全产业链进行布局,重点在极端环境植物工厂、设施农业节能新技术、无土栽培技术体系、植物生长模型和智能控制技术等方向取得新突破,在“一带一路”沿线、“中部崛起”、军民融合等领域加强成果转化。

根据专家们的意见和建议,蔡友铭院长要求中心要紧紧依托同济大学和农科院做好都市公司发展这篇文章,关键在三个方面下功夫。一、要做实中心,设施农业未来依然是朝阳产业,中心要有所为有所不为,积极谋划,制定发展愿景,实现机制创新,做好中心2035总体规划;二、要做强平台,通过“政产学研用”合作,协同创新,以项目为纽带建立联盟,为设施农业产业发展提供平台支撑并实现做大做强目标;三、要做优基地,利用好已经建设的中心崇明基地等,把技术优势转化成产品优势,让中心的综合优势得到体现。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