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综合信息>详细内容

齐心抗疫,我们在行动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20-02-11 10:57:50 浏览次数: 【字体:


为地产蔬菜稳定供应提供有力科技保障

(园艺所党总支供稿)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为贯彻市委、市政府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确保地产蔬菜生产供应稳定的工作要求,园艺所迅速组织在沪的绿叶菜专家和党员在第一时间成立了绿叶菜保障突击队。

他们放弃了节假日休息,奋战在蔬菜保障供应的第一线。为确保疫情防控期间上海本地郊区的蔬菜生产,及时解决冬季蔬菜生产过程中的技术瓶颈,突击队专家分批先后到崇明、浦东、奉贤等郊区园艺场或农业龙头企业开展技术指导和技术服务。专家们实地查看了当下郊区的蔬菜保有量,并就蔬菜的生长状况,对青菜、菠菜、生菜等绿叶菜冬季管理进行了技术指导,并落实了下一步的茬口布局和品种试验方案。除此之外,突击队专家分别参加市农业农村委的三个督查工作组,到郊区开展蔬菜生产督察和技术指导。

保障绿叶蔬菜的持续稳定供应,抢种成为头等大事,其中种子是关键保障。立春期间能种的青菜品种不多,园艺所的艳春、艳绿品种正好是耐抽薹杂交一代品种,可以作为抢种青菜品种。在疫情严重的情况下,农资店大多没有开门,只能从课题组仓库里面拿种子。突击队的一名成员不顾春节前刚做过手术,亲自爬到仓库最里面,把一包包100斤的艳春种子从最里面翻出来,1包2包没问题,当翻到第7包时,身体终于受不了了,一口气并不住了,一下子把中午吃过的饭都吐了出来。刚缓过气来,又开始帮忙推车子装种子了。

为了降低人员聚集,突击队成员分别协调种子企业与合作社,亲自将种子送到田间、将技术用到地头。他们的身影奔波在一个个区县的合作社,现已落实耐抽薹的青菜和生菜种子3108斤用于郊区近期扩大蔬菜产能。在抢种模式上组织专业化育苗基地协作启动了集约化育苗以缩短蔬菜生长周期。针对郊区露地蔬菜扩大生产技术需求,组织力量研究制定了移栽、机械化作业、简易快速播种、应急灌溉和生长管理等技术方案,并在我院庄行试验站进行展示示范。

他们表示,疫情不结束,工作不放松。对基地生产情况排摸、技术问题梳理、生产销售对接,对生产方案再细化、再精简、再完善;白天分散开跑基地做调研找问题,晚上整理、讨论、制定解决方案,做到问题不过夜,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和蔬菜稳定供应提供有力支撑。


任劳任怨,竭尽所能,为抗击疫情做好“管家”

(信息所党总支供稿)

汪妍,1987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信息研究所科研主管。

面对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作为信息所综合办公室的科研主管,汪妍担任了信息所防疫应急工作小组的成员,毅然承担起所疫情防控的“管家”职责。在小组其他成员居家隔离的情况下,她勇挑重担、忘我工作,出色完成了各项应急工作。

她协助所领导,认真做好了所有职工的信息登记。落实所领导要求,积极到网上下单求购防疫物资。值班时,她发现所内的垃圾桶因保洁阿姨休假都已经满了,怕垃圾影响环境卫生,她主动清理。为各楼层公共区域配备了足够的消毒洗手液、消毒洁厕剂等物资。当她发现前期下单的各类防疫用品短期内无法到货后,及时汇报给所领导,协助领导寻找新的渠道。功夫不负有心人,2月5日,信息所订购的口罩终于可以提货了,她请短期休假中的丈夫当专职司机,去厂家取货,及时将口摘取回来,为同事们的抗击疫情提供了最及时的物质支持。

作为院所信息宣传骨干,她是一名能打硬仗的尖兵。严谨、细致、优质、高效,是她始终秉持的工作原则。为做好院所疫情防控宣传工作,她始终在线在第一时间处理院所宣传稿件,保障了院所微信公众号等宣传平台的高效运行。为了确保新闻稿件的时效性,她经常加班加点,夜以继日往往工作到深夜,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稿件编辑任务。她及时发布科研项目申请、管理方面的信息,为科技人员当好助手。

作为一位年轻的妈妈,她也有家庭要照顾,面对疫情也有恐惧。身为医务人员的嫂子赴上海一线抗击疫情,将8岁的孩子托付给她,她自己还有7岁的孩子,她像对待亲生女儿那样照看侄女,甚至比亲女儿的照顾更细致,为身在一线的嫂子解除后顾之忧。她没有因为繁重的家庭责任而推脱所里的工作,任劳任怨、高质量完成了各项承担的工作任务,竭尽所能地为抗击疫情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因为她始终记住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在困难面前要做好表率。

她是信息所防疫工作的超级管家,也是抗击疫情前线人员的好管家。 


哪里有突发情况,哪里就有我的身影

(行政处供稿)

谷平,1961年7月出生,中共党员,上海市农业科学院行政管理处安全主管。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谷平同志,作为一名有着三十多年维稳、应对突发事件工作经验的综合治理主管,充分发挥着积极的主观能动性,积极为处室领导出谋划策。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主动放弃春节假期,以过硬的政治站位和责任担当,在院内迅速开展起防控工作。

根据疫情形势发展,分管安全的谷平同志根据院的统一部署,逐步升级华漕院区门卫安全管控。指导门卫严格落实人车排查制度,对人员实行体温测量、身份证检查、入院车辆停车识别,重点关注湖北籍车辆及人员,做好台账记录。应对返沪高峰,及时掌控返沪住宿职工信息,做到人员进出信息准确,有效做好首道防范工作。谷平同志发挥老法师作用,自觉每天来院,特别在返沪高峰时主动24小时值守,指导服务中心和安保公司,严查进院人员,守住院区大门。

我院和其它单位最大的不同是,两院区集体宿舍住宿着近600位职工和学生。虽然正值春节放假,但留宿职工有72位,其中有两位职工还有3位湖北籍亲属节前来沪居住在宿舍。谷平和同部门其他党员始终冲在一线,与后勤、安保员工们并肩战斗,每天在华漕124间宿舍排查测温,掌握宿舍重点区域人员状况。目前3户湖北籍职工及家属已解除隔离。

为应对后续重点区域返沪的16位(户)住宿人员,谷平先是主动寻找院内合适地点,为领导提供参考。后积极联系新虹街道,多次争取获经同意,纳入新虹街道集中隔离点,解决了我院防控的大难题。

疫情防控阻击战正处于关键时期,还有很多像谷平同志一样的党员,及时落实院党政防疫工作要求,发扬不怕苦不怕累,连续作战的精神。“哪里有突发情况,哪里就有我的身影”,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员的初心。

 

不辞辛劳奋战在绿叶菜抢种第一线

(园艺所党总支供稿)

朱为民,1969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园艺所所长。

为有效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对本市蔬菜生产供给带来的影响,保障蔬菜的稳定供应,身为上海市绿叶蔬菜产业体系的首席专家,朱为民自春节前夕就开始马不停蹄地忙碌着。

在深入各郊区调研指导时,朱为民发现当前蔬菜形势不容乐观,青菜正处于青黄不接阶段。为快速短周期保证蔬菜供应,他建议播种选用耐抽薹艳春、艳绿品种,动员育苗场抓紧集中育苗和供苗,园艺场机械化或人工移栽,可以快速上市。并紧急召开线上会议,为全市保障蔬菜生产的9个涉农区体系试验站负责人、种子企业,明确工作分工。同时在庄行试验站打造“稻板田青菜生产”样板。为避免疫情期间人员聚集,他自己在生产一线,分别将绿叶菜露地全程机械化生产、露地直播青菜生产、露地小棵菜移栽现场会改为网络会议,并把这三种生产模式拍成视频、做成照片册发给各个区蔬菜生产负责人、合作社技术负责人,供他们借鉴。

他不辞辛劳奋战在抢种绿叶菜第一线,还时刻惦记着抗疫一线人员的吃菜问题。作为上海蔬菜经济研究会的会长,他会同上海蔬菜食用菌行业协会落实发动会员向公安一线人员捐菜的倡议,仅用半天时间就收到9500份蔬菜,并陆续配送。同时他心系本单位隔离在宿舍的青年职工,了解到他们购菜难的问题后,主动联系基地和公司为他们提供新鲜蔬菜,解决他们的燃眉之急。


努力为职工创造一个安全卫生的工作环境

(综合服务中心党总支供稿)

朱钜光, 1961年6月出生,中共党员,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综合服务中心生活服务部主管。

朱钜光同志是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综合服务中心生活服务部主管。为有效落实我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部署,朱钜光同志带领生活服务部的工作人员,坚守工作一线,为院区公共区域环境卫生和宿舍安全任劳任怨、不懈努力。

我院两院区宿舍集中居住了近600位职工和学生。春节留宿职工72位,其中还有3位湖北籍亲属节前来沪居住在宿舍。春节过后,已有100余位住宿人员陆续返沪,给宿舍管理增加了很大压力。朱钜光带领职工,顶着被感染的可能性冲锋一线,每天在两院区之间来回奔波,带领核查小组对华漕124间、奉浦200间宿舍严格执行每天核查、每天测温制度,有效掌握宿舍人员的身体状况。针对返沪职工来自不同地区、搭乘不同交通工具的特点,实施分类管理,张贴封条,注明隔离期限,每天上下午两次到隔离住户送食材和生活用品,并带出生活垃圾。宿舍外还搭建了物理隔离栏,严格进出制度,禁止职工在隔离期间随意外出。

为了应对10号全院正式上班,朱钜光同志还及时跟进院区室外环境、会议室、楼道、电梯、厕所等公共区域的消毒防疫,特别是两院区20个卫生间和10台电梯的每小时消毒,在各个显示位置张贴各类防疫提示,备好消毒器材和消毒液,确保给职工一个安全卫生的工作环境。

一位职工宿舍群里感叹:“为了抵御病毒的传播,院里后勤的老师们做了非常多的工作,工作很到位,我个人觉得在院里待着很安全。”朱钜光说,看到这个,他觉得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