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党委书记、院长蔡友铭赴崇调研指导春耕备耕科技支撑工作
一年之计在于春,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强化春季农业生产科技支撑,事关脱贫攻坚圆满收官、农村同步全面小康工作大局。3月11日,院党委书记、院长蔡友铭带队赴崇明区,深入乡村振兴科技引领示范村镇、示范基地,调研指导春耕备耕开展情况和乡村振兴科技支撑行动落实情况。
上海齐茂粮食专业合作社是我院乡村振兴科技支撑行动精准对接服务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我院作物所曹黎明研究员、吴书俊研究员等专家团队的指导帮助下,示范推广“沪软1212”、“ 沪早香软1号”等优质水稻品种,加快建设标准化、规模化优质稻米绿色生产和优质常规粳稻良种繁育示范基地,种源研发、绿色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发展的科技引领功能逐步显现。蔡友铭院长就拓展营销渠道、加强稻米品牌建设、强化示范引领功能等方面对合作社发展给予指导。
位于崇明区建设镇的上海菇林源菌业专业合作社林下种植基地,一朵朵壮实的大球盖菇迎着初春的暖阳破土而出,我院食用菌研究所黄建春研究员、陈辉副研究员正陪同合作社负责人察看菌菇长势。蔡友铭院长对合作社依托我院科技力量,在发展循环农业、探索林下经济新模式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果感到欣慰,勉励科技人员继续加强基础数据积累分析、加快形成技术标准和技术体系,为食用菌产业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科技支撑。
地处崇明西北端的新村乡,依托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优势,正以高科技、高品质、高附加值为目标,以花博会重要机遇、正大蛋鸡重大项目为牵引,加快稻米文化特色小镇为核心的全域化田园综合体建设。蔡友铭院长一行在乡党委书记张秩通,乡党委副书记、乡长王慧健,副乡长陈健等陪同下,实地考察君地生态农业蔬菜基地、新村稻米文化中心、冠华公司以及正大300万羽蛋鸡项目、粮食烘房恒温冷链项目等建设运行情况。蔡友铭表示,新村乡作为市农科院乡村振兴科技支撑行动的重要镇域对接点,将集聚优势科技力量和优质资源,通过建立专家工作站、合作共建科研创新基地等形式,加强对规划编制和全产业链各环节的无缝对接,助力培育打造稻米文化特色小镇。
当前正值春耕备耕关键时节,市农科院日前已部署开展为期一个月的“防疫情、下基地、助春耕”科技行动,计划从3月初至3月底,由院党政班子领导分头带队,院级层面组建六个工作组分赴郊区指导推进春耕备耕科技支撑工作。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