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克时艰征文】疾风知劲草,烈火炼真金
--记我参加抗疫志愿者55天的工作点滴
浦东新区惠南镇是全市本轮疫情暴发后的重点封控地区,自3月16日起全镇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全面封锁,并启动第一轮全员核酸检测。我所居住的小区属北门居委会,该居委会仅8名工作人员,分管多个居民小区,人力严重不足。我第一时间通过电话联系到居委会汪虹书记,亮明党员身份直接到岗,参与到核酸检测工作中。我的爱人是一名公安干警,来不及与家人话别,他便匆匆投身于抗疫一线;家中仅剩的祖孙两人,成了我心中最大的牵挂。担任志愿者以来,我每天早出晚归,甚至来不及看上一眼熟睡中的孩子。但是,我无怨无悔!疫情当前,每个人都不是旁观者,因为想守住我们的家园,才义无反顾;因为只有大家安全,才能成就幸福小家。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首次参加防疫工作,我便意识到,志愿服务人力严重不足、老龄化严重、工作方案不够完善,是小区本次疫情防控的堵点和难点。我所居住小区登记常住人口800余人,但小区内人员流动性强,实际居住人口底数不明也成了工作中的一大痛点。在疫情防控前期,我们3位女性志愿者临时组建了“70、80、90后铁三角”工作组,主要配合居委会和各楼组长参与整个小区的核酸、抗原及物资分发等服务。在工作之余,我们都会回顾、记录下当天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并及时与居委会沟通、探讨、优化工作方案。在奋斗了无数个昼夜后,我们“铁三角”逐步排摸清了小区居住人员情况,并根据小区居民的年龄、岗位情况再次开展志愿者动员,陆续招募到了小区咖啡店老板、出租车司机、退休人员等,逐步将志愿者团队扩充到了8人。
不畏艰险,勇挑重担
在全员核酸检测,分配志愿者工作任务时,对于一些高风险任务,如协助医务人员采样、扫码、阳性封控楼道的上门采样等,部分临时参与的志愿者总有顾虑或望而却步。面临时间紧、任务重的现状,我决然地挺身而出,主动承担高风险任务,做好年轻党员的表率。近日,我在回收抗原时发现了异常,但可能由于异常标记略淡,该居民自己并未留意,我第一时间致电过去,惊慌失措的她没来得及戴上口罩就夺门而出同我确认情况。第一次近距离直面病毒,如果我没有表现出镇定而是仓皇而逃,那么她肯定会更加恐慌和无助。该居民在耐心劝导下回屋戴上了口罩,在悉心开导下积极配合核酸复检,结果确诊为无症状感染者,于当晚顺利完成转运,转运第二天她主动电话联系我,言语中充满了感激。
在频繁的核酸、抗原检测以及小区不断出现确诊病例的情况下,小区居民终日惶恐不安,不免会把焦躁的情绪发泄在志愿者身上,辱骂甚至推搡,让身心疲惫的我们潸然泪下。但我们仍然相互鼓励,疏导居民,在短时间内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后,继续投身于工作中。前几日有志愿者确诊被转运,目送她的那一刻,我内心五味杂陈,但无论多艰难,我们依然会坚守岗位。
精细工作“零”差错
此轮疫情,我志愿服务两栋楼,亲自上门逐户进行防疫通知和宣传,做到核酸、抗原检测无一遗漏;在检测后,建立电子文档及时更新当日健康数据,并将结果在楼道微信群内公布。如此这般高效、精准的工作,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和称赞。在日常小区巡查工作中,我发现8位下水道施工工人,因疫情管控滞留小区内无人问津。深知这是疫情防控的漏洞,于是我主动上门了解基本情况,随后及时向居委会反映,并为其提供必要的生活物资和核酸检测服务。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如今虽无烽火战乱,但我们面对的是一场毫无硝烟的战争,必须要有与疫情抗争到底的决心和信念。若要岁月静好,必先负重前行。我决心用自己的青春热血,为保卫上海、保卫家园筑起铜墙铁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一名年轻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