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调查工作验收会在我院召开
根据《关于印发上海市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沪农委〔2020〕105号)总体安排,上海市农业农村委于2023年7月4日对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调查工作进行会议验收。会议邀请了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员会王国忠研究员、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副院长赵志辉研究员、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员会张建庭二级巡视员等专家与会指导。院科研管理处相关负责人和各调查组相关人员出席会议。
上海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自2020年开始,成立了3个调查小组分别由我院作物所、林果所、园艺所所长担任组长,基因中心、质标所等多家单位和市农技推广中心参与,对9个涉农区的农作物资源开展普查和调查收集。各区农业技术人员广泛参与,参与调查人员达到1462余人次,共收集资源912份,提交605份资源至国家种质资源库圃,抢救性收集到江芦芦粟、龙华水蜜桃、兰花茄等一批优异、珍稀、特色资源。专家组在认真听取汇报、审阅材料及质询讨论后,对3个调查组的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王国忠指出,各调查组要进一步做好种质资源鉴定、分类和去重等工作,切实做好对抢救性收集古老、珍稀和濒危资源的保护工作,进一步加强对优异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赵志辉表示,种质资源的收集保护是一项基础性、长期性的工作,要针对特色、珍稀资源的收集、保护开展后续开发利用工作,并进一步宣传好利用好上海特色种质资源。张建庭要求各调查组进一步完善调查报告,对三年来的工作做好认真全面总结,使调查成果在推动种业高质量发展工作中发挥实效。
农业种质资源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战略性资源,是农业科技原始创新与现代种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开展种质资源的调查收集工作,发掘一批优异新资源,对促进种业科技创新、提升现代种业竞争力、打好种业翻身仗具有重要意义。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