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介绍
-
姚春霞,博士,研究员,上海海洋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上海市毒理学会会员,上海市科委科技特派员,农业部良好农业规范(GAP)检查员,曾作为访问学者在荷兰瓦赫宁根大学从事土壤重金属形态研究。一直围绕乡村振兴绿色发展和环境污染防治要求,开展农产品全产业链中环境污染物 “检测识别-风险评估-污染防控”理论和技术研究,追溯风险来源和关键控制,建立不同种养殖模式下的风险管控技术体系,降低或减少环境污染物带来的农产品安全风险。 主持农业部风险评估项目、上海市面上自然基金、上海市科委重点攻关项目、农委科技兴农重点项目...
2025-02-19 -
赵晓燕,女,博士,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营养品质评价与风险评估研究室主任,农业农村部食用菌产品质量检验测试中心(上海)副主任,农业农村部食用菌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秘书长,上海海洋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围绕绿叶菜、食用菌等开展风险评估、品质评价及标准化方面研究,累计主持科技部、农业农村部、上海市科委、上海市农委等来源项目40余项,主笔发表文章50余篇(含SCI 17篇,影响因子108.8),主持颁布农业行业标准5项,参与颁布8项,主持授权专利和软著5项。参与获得市科技进步奖1...
2025-02-19 -
聂冬霞,女,博士, 研究员。2011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分析化学专业。现为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真菌毒素研究室副主任,上海海洋大学、上海理工大学硕士生导师。主要围绕农产品质量安全,聚焦重要风险因子真菌毒素,针对谷物、蔬果等不同农产品从“田间-餐桌”的全产业链质量安全风险隐患,开展涵盖“精准检测-非靶向筛查-现场快速识别”的多维风险监测和防控技术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青年、面上)、上海市科技兴农重点公关项目、上海市科委科技创新行动计划、上海市科委国际合作项目等。主笔在...
2025-02-19 -
杨俊花,女,1980年出生,博士,研究员。2010年毕业于南京农业大学,获得临床兽医学博士学位。2011年进入上海农科院质标所做博士后研究,2013年5月出站留所工作至今。2019.6-2020.7赴加拿大圭尔夫大学做访问学者。兼职上海交通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上海海洋大学、安徽科技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贵州大学、安徽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校外联合培养导师。目前,主要开展农产品中真菌毒素、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多溴联苯醚等危害因子在细胞、模式动物和靶标动物的毒理学研究,以及果蔬和粮食产品中真菌毒素、重金属、农药等危害因子的联合毒性研究...
2025-02-19 -
陈志伟,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研究员。现任生物所植物细胞工程研究中心稻麦小孢子单倍体育种技术研发与应用课题组组长,生物所学术委员会委员,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硕士生导师,中国农业生物技术学会理事,上海种子行业协会理事。主要从事作物小孢子单倍体育种技术研发、水稻和大麦耐盐与耐低氮分子机理研究、大麦青稞育种等工作。2007年毕业于南京农业大学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同年进入上海市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工作至今,期间还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分别前往英国洛桑研究院和美国蒙大拿州立大学进修。工作至今...
2025-02-19 -
田永生,男, 研究员,生物技术研究所副所长。主要从事酶工程及生物育种方面的研究。作为主要完成人参与获得上海市技术发明一等奖和二等奖各1项以及农业农村部神农中华农业科技三等奖1项。主持包括农业农村部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和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等科研项目多项,第一发明人获授权发明专利10项。第一或通讯作者在New Phytologist,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Advance sciences,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等期刊上发表SCI论文40多篇,其中I区且影响因子大于10的文章8篇。2014年入选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人才计划, 2020...
2025-02-19 -
李鹏,男,1981年6月出生,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复旦大学理学博士,上海海洋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担任农业农村部农作物生态环境安全检验测试中心(上海)环境安全评价室主任。被评为上海市农业农村委优秀青年、闵行区技术标兵,奉贤区滨海青年英才(后备)、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攀高计划)。主要从事转基因植物环境安全评价和检测技术研究工作,主笔在Microbiome、Plant Physiology、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ISME communications、Geoderma、Plant Soil、生态学报和作...
2025-02-19 -
张翰林,男,博士,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生态环境保护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农学会农业资源与环境分会委员、耕作制度分会理事,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生态环境专业委员会、耕地培肥专业委员会和肥料产业发展工作委员会委员,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上海海洋大学、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长期从事农业生态保护与治理方面的研究工作,包括农作物秸秆、畜禽粪污循环利用技术、生态种养技术和盐碱化/盐渍化土壤改良技术等。2017年9月-2018年11月,在国际原子能机构/国际粮农组织联合实验室进行访学,联合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溯源等方面...
2025-02-19 -
唐利华,博士,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食用真菌遗传与生理,主要领域包括:(1)食用真菌与环境互作;(2)食用真菌相关应用产品研发。硕、博学位分别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微生物学专业。目前担任华东师范大学、东华大学、上海海洋大学、江苏海洋大学等生物医药、食品加工等专业校外硕士研究生导师。作为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江苏省现代农业重点研发项目等各1项,作为技术负责人主持上海市科委国际合作项目、西藏自治区科技厅重点研发项目、江苏省政策引导类计划(苏北科技专项)...
2025-02-19 -
于海龙,博士,研究员,硕士生导师。食用菌育种学科党支部书记、研究室副主任,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功能研究室主任、岗位科学家,中国菌物学会平菇类分会副会长、香菇分会副秘书长。主要从事食用菌育种及栽培研究:一是构建了香菇、猪肚菇等品种的核心种质资源库,对其开展基因组和表型组评价,开发核心种质分子标记,为高效育种和安全用种提供保障。二是培育出21个满足不同需求的新品种,构建了与新品种相适应的现代香菇生产技术体系,2项关键技术3次入选全国农业主推技术。三是长期深入食用菌主产区和产业脱贫一线,在服务广大菇...
2025-02-19
用户登录